谷雨将至,赤水河奔涌着文学的春潮。4月19日,2024年度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四川泸州古蔺二郎镇举行。这座深藏于川黔交界处的酒乡,此刻因文学的辉光而愈显璀璨。作为中国纯文学界的标杆性奖项,人民文学奖始终以“国刊”风范引领创作风向,本届共颁出12类奖项,在传承与突破中勾勒出新时代文学的精神图谱。
获奖作家及颁奖嘉宾大合影
获奖名单展现了中国文学的多元生态:既有柳青新近被发掘出的佚作《在旷野里》获“长篇致敬奖”的世纪回响,也有蔡崇达《命运慢跑团》引发的当代共鸣;新疆90后石油工人李琸以《我有一片戈壁》捧得新人奖。四川作家梁平、姜明继马嘶、向以鲜之后再度折桂,继续彰显“文学川军”的卓越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的奖项有颇多新意:长篇小说奖中增设“长篇致敬奖”,“特殊文体奖”授予了科幻题材的剧本,还颁发与时俱进的“传播贡献奖”。本年度最新设置的奖项“传播贡献奖”由董宇辉获得,授奖词中提到董宇辉“将文学一次次推向读者,唤起了无数热爱文学的人的内心热望。”
对于这次获“人民文学奖”,董宇辉也透过视频发来回应,认为这份荣誉属于“每一个用文字照亮时代的作家和每一个用热爱温暖文学的读者。”
《人民文学》主编、茅奖作家徐则臣:
文学要有匠人般的专注,也要有融入洪流的勇气
担任人民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任的中国作协副主席、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和《人民文学》杂志社原主编施战军等人上台致辞。担任人民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评委代表的四川省作协副主席、《四川文学》主编罗伟章,《人民文学》杂志社副主编陈涛、邓凯,作家侯志明,以及郎酒集团党委书记、诗人李明政等人,与前来领奖的获奖作家们,一起见证了这一文学盛事。
《人民文学》主编、茅奖作家徐则臣在致辞中以酿酒比喻创作。他认为,如同生长养藏的酿酒淬炼,文学创作也需要在时光中沉淀。“我们既要有匠人般的专注——就像油纸伞匠人穷尽一生精研工艺,也要有融入时代洪流的勇气。每一天都是重要的一天,每一件事都是大事,因为文学诞生于每一件事,孕育于每一天。酿酒在于生长养藏,立足于每一个细节,变化在每时每刻。”
徐则臣提到,2024年《人民文学》做了很多引起文学圈和社会各界关注和探讨的工作。比如走进“与辉同行”直播间,与壮阔的时代中,无穷的远方、无数的人们建立了联系,实现了全年每期20.6万册的发行量。因此,2024年度的作品拥有极为广泛的读者群,这也让本年度的评选备受关注。
获奖作家感言:
“给困境中的人一束光”
站在领奖台上的作家们,分别发表了真诚的获奖感言。
长篇小说奖得主刘醒龙感慨:“在极其个人与极其大众之间,最负盛名的《人民文学》,起着重要的引领与品鉴的作用。”